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江湖小说 > 现代都市 > 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

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

棠亿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此时,奉天殿西北方不远处的乾清宫内。朱元璋和一众大臣商议社稷大事,龙椅边上,被封为皇太孙没几个月的朱允炆正襟危坐。太子薨逝前,除了每天到奉天殿上早朝,朱元璋都是一个人在乾清宫处理成千上万的奏折,此时召见大臣议事,让朱允炆旁听,也是为了亲自教导培养朱允炆,培养这位新立的王朝接班人。朱元璋打开一本奏折,看向龙案前,台阶下的满朝文武。“今岁湖广一带又多了二十余起农民起义,咱派往湖广的宣抚使建议一一招安,湖广左右布政使却上疏往后此类起义无差别武力镇压,众卿说说,如何定夺。”兵部主事齐泰拱手上前一步。“皇上,臣以为,应当采纳湖广布政使的建议,并且应当趁早镇压,抓捕治罪,甚至可以直接就地诛杀反贼,不必招安。农民起义频发,而我大明兵力有限,招安谈...

主角:吕梦曼祁恨山   更新:2025-03-20 10: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吕梦曼祁恨山的现代都市小说《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棠亿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时,奉天殿西北方不远处的乾清宫内。朱元璋和一众大臣商议社稷大事,龙椅边上,被封为皇太孙没几个月的朱允炆正襟危坐。太子薨逝前,除了每天到奉天殿上早朝,朱元璋都是一个人在乾清宫处理成千上万的奏折,此时召见大臣议事,让朱允炆旁听,也是为了亲自教导培养朱允炆,培养这位新立的王朝接班人。朱元璋打开一本奏折,看向龙案前,台阶下的满朝文武。“今岁湖广一带又多了二十余起农民起义,咱派往湖广的宣抚使建议一一招安,湖广左右布政使却上疏往后此类起义无差别武力镇压,众卿说说,如何定夺。”兵部主事齐泰拱手上前一步。“皇上,臣以为,应当采纳湖广布政使的建议,并且应当趁早镇压,抓捕治罪,甚至可以直接就地诛杀反贼,不必招安。农民起义频发,而我大明兵力有限,招安谈...

《代班皇帝穿成朱允熥,机会这不来了吕梦曼祁恨山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此时,奉天殿西北方不远处的乾清宫内。

朱元璋和一众大臣商议社稷大事,龙椅边上,被封为皇太孙没几个月的朱允炆正襟危坐。

太子薨逝前,除了每天到奉天殿上早朝,朱元璋都是一个人在乾清宫处理成千上万的奏折,此时召见大臣议事,让朱允炆旁听,也是为了亲自教导培养朱允炆,培养这位新立的王朝接班人。

朱元璋打开一本奏折,看向龙案前,台阶下的满朝文武。

“今岁湖广一带又多了二十余起农民起义,咱派往湖广的宣抚使建议一一招安,湖广左右布政使却上疏往后此类起义无差别武力镇压,众卿说说,如何定夺。”

兵部主事齐泰拱手上前一步。

“皇上,臣以为,应当采纳湖广布政使的建议,并且应当趁早镇压,抓捕治罪,甚至可以直接就地诛杀反贼, 不必招安。农民起义频发,而我大明兵力有限,招安谈判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之事,若费时间于此,恐会耽误处置别处起义。

趁着起义之初处置殆尽,既可以杜绝起义军壮大的可能,节省时间,不耽误军务,让兵力用于更需要的地方,又可以起到震慑作用,杀鸡儆猴,以此减少更多处于苗头的起义。”

“允炆,你觉得齐泰说得如何?”听完齐泰的话,朱元璋看向朱允炆,面露慈祥轻声问。

“爷爷,允炆觉得齐主事说的没有错,不必招安,但凡有起义,立即抓捕治罪,甚至就地诛杀反贼,杀鸡儆猴,也不必浪费时间。”朱允炆答。

“好!好!答得好!不愧是咱亲自选的皇太孙!黄子澄教得好!允炆啊,你再接再厉啊。”朱元璋拍着朱允炆的肩膀,也不管朱允炆是不是只是重复了一遍齐泰说的话,就无比自豪地夸朱允炆。

或许,他对朱允炆的满意,并不是出于朱允炆回答得多好,而是他真的疼爱这个孙子,不管朱允炆怎么答,他都会说好。

翰林院学士黄子澄负责教导朱允炆,如今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也摸着胡子,面露自豪。

朱元璋又拿起另外一本奏折。

“福建各州贪官污吏横行,朝廷规定的田赋为二十税一,当地征收实为二十税二,然税官上交户部仍为二十税一,余下的都中饱私囊,该当何处置。”

“另安庆、赣州、抚州、信州等州暴吏横行,又该当如何处置。”

话音落下,台阶下齐泰、卓敬、蓝玉、常升、李景隆、陈桓等文武百官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小太监一脸惶恐,连滚带爬地跑进乾清宫。

“皇上,皇上,不好了,不好了!三殿下……三殿下他在奉先殿,在奉先殿……妄图弑杀太子妃……太子妃她……太子妃她……”

“什么?!”朱元璋“咻”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小太监明显是吓傻了,但是从他磕磕绊绊的话中也能让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和朱元璋一样,大殿内的满朝文武,以及朱允炆都无比震惊。

那个给人印象唯唯诺诺,面对谁都低眉顺眼的的三殿下朱允熥,竟敢弑杀太子妃,而且还是在供奉先人的奉先殿干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来不及多想,朱元璋大步流星走出乾清宫,满朝文武和朱允炆,以及一众侍卫太监紧跟其后。

“呜呜呜……”还没到奉先殿,朱允炆就先哭起来了。

朱元璋本就震怒,听到朱允炆的哭声更是烦躁,只是现在已经来不及分心去管朱允炆了。

到了奉先殿,就见大殿中央,朱允熥用牛皮鞭圈着吕氏的脖子,站在吕氏身后死死制着吕氏,让吕氏动弹不得。

那个在所有人印象里低眉顺眼,见到谁都大气不敢出的三殿下朱允熥,此时面露森然,又无比沉静,干着杀人的事,却透着一股像在做什么平常事一般的淡定。

而那个平日里尊贵无比的太子继妃吕氏,此时头发凌乱,衣衫不整,狼狈不堪,扯着嗓子想说什么,却因为朱允熥手中的鞭子勒得太紧,她张开的嘴已经发不出声音了。

大殿内的禁军投鼠忌器,不敢对朱允熥下手。

朱祁钰当然可以一下子就杀了吕氏,但是他还不能。

他的竞争对手朱允炆已经被立储,让朱元璋改立储君本就困难,他更不能落下话柄,不能落下一个残暴的名声,不能背上太子妃的人命让朱允炆的拥戴者有反对他的理由。

他有他自己的万全的计划,杀吕氏,不急于一时。

“娘!娘!呜呜呜!娘……”朱允炆乱了阵脚,哭嚎着就要往吕氏那边跑过去,被朱元璋命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拉了回来。

朱元璋已经震怒到了极点。

他本就不喜欢朱允熥这个孙子,现在朱允熥还在老朱家列祖列宗面前,在他的妹子马皇后灵位面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这让他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他的妹子。

老朱家列祖列宗和他的妹子,岂不是怪他管教儿孙不力?还有半年前刚去世的标儿,他要如何同他交代啊。

“朱允熥,你放肆!你竟敢如此目无尊长,妄图弑母!朕命令你,快把太子妃放了!”朱元璋冲着朱允熥怒吼。

朱祁钰非但不放开吕氏 ,还笑了起来。

“弑母?哈哈哈哈,好一个弑母!爷爷,我的母亲,敬懿太子妃常氏,已经于十四年前薨逝,我弑的谁?吕氏吗?吕氏算什么东西,她一不是我的生身母亲,二不过是妾室扶正,一个妾,怎配做我这个嫡皇孙的母亲!”

祁钰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猖狂的笑,那底气十足的洪亮声音,让在场的人再次震惊。

他们在这个三殿下身上,再也看不到半分怯弱的影子。

朱元璋差点被怼得无言以对,却还是伸手指着朱祁钰。

“你!你!你!无论如何,太子妃好歹是你长辈,就算她不是你母亲,你也不应当如因此目无尊长!你太放肆了!你心中可还知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朱祁钰又笑了起来。

“我手中这根鞭子,是吕氏用来抽打我的,我并无过错就被她无端鞭打,我反抗,是不知礼义廉耻,那她无端打我,日日给我吃馊饭,就是知礼义廉耻了?”朱祁钰说着,看向地上那碗被他摔碎的馊饭……


一众淮西武将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都是朱祁钰一个人杀掉的尸体,觉得自己刚才对朱允熥的担心多余了。

因为三殿下!身手这般了得!

朱祁钰大喘着气,朱允熥这副身体,还是太瘦弱了,刚才那一通乱杀,几乎消耗了他所有的体力,看来接下来还是得加强锻炼。

他手中的雁翎刀沾满了鲜血,顺着刀尖滴在地板上,很快就汇集了一滩。

明朝的雁翎刀相较于后世清朝,要少一到两条血槽,因此很多血都流到了刀柄上,再顺着他的手流到了他身上。

此时少年身上的衣裳都被鲜血染红,不过十四五岁的稚嫩脸庞,镇定得如同刚才他杀的不是人,只是切了几个西瓜。

他拿着有他半个人那么高的雁翎刀站在那里,仿佛地狱走出来的修罗。

朱元璋早就从暖阁走出来了,就站在乾清宫大殿中央,看着被众人跟随的少年,神色复杂。

像,太像了!

这少年,太像当年的他了!

他很重视他的标儿,他的标儿在世的时候,他就把全部的心力都倾注在他的标儿身上了,他重视到,眼里不再有别的皇子皇孙。

可惜他的标儿性子还是太敦厚温和了,这让他很失望,也让他总担心他的标儿震不住淮西那些猛将,所以他才得借助胡惟庸案,开始给他的标儿铺路。

过去的二十多年他无数次都在想,要是他的标儿像他一些,他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现在,他在他的孙子身上,看到了他所希望的,他的标儿能成为的样子,看到了他自己当初征战沙场的时候的影子。

而且他这个孙儿,今年才十五岁,才十五岁啊……

他十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他似乎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好多年,才能有眼前这个孙儿身上的那股王霸之气吧。

朱元璋看着眼前那个手握雁翎刀,满身血污,有着他最希望朱家子孙最应该有的样子的孙子,又生气,又欣慰,又可惜,又骄傲……

这是他的孙子啊!他的亲孙子!才十五岁啊!就有这等魄力!

可是他在造反!

朱元璋看着朱祁钰后面站着的一众淮西猛将,脸又瞬间垮了下去,脸上那复杂的表情,瞬间只剩下恼怒。

尤其是他看到他的心腹蒋瓛,竟然也站在他这个造反的逆孙身后,他的脸垮得更厉害了。

朱元璋看着朱祁钰。

“朱允熥!你放肆!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竟敢造反!”

这等有魄力的孙子,如果不是在造反,他得有多骄傲和自豪。

可惜不是。

他这个孙子就是在造反!

这个身上有些他最希望朱家子孙能有的东西的孙子,就是在造反!

“爷爷,你错了,我这是在拿回属于我的东西,这不叫造反。”朱祁钰矫正朱元璋。

“你你你你!你胡说八道,胡言乱语,胡搅蛮缠!你就是造反!”

“哦?不然呢?吕氏怎么对我的,前天在奉先殿的时候,爷爷你不也见证了吗?朱允炆还没登基,我就过的那样的日子了,等朱允炆登基了呢?我不为自己争取,难道要等死?你身为我爷爷,这些年不保护我,还不允许我自己,保护我自己了?”

朱祁钰一番话,把朱元璋给问沉默了。

“爷爷,当初您立储的时候,说朱允炆较为年长,又仁厚有德,且我性子怯弱,不堪大用,因而您觉得朱允炆更合适被立为皇储。

可皇宫上下谁不知道,朱允炆没有主见,唯唯诺诺,还事无巨细都只知道问黄子澄、齐泰和吕氏的意见,自己半分拿主意的本事都没有。

爷爷,为什么同样是谦卑恭顺,朱允炆就是仁厚有德,而我就是性子怯弱,不堪大用,而且您看我现在软弱吗?”

朱祁钰第二次把朱元璋问沉默了。

他指了指被常升和朱寿拖进来的朱允炆。

“爷爷,那就是您选的继承人,他吓晕过去了,他吓得屁滚尿流,您真的要把江山交到这样一个无能的废物手中?北方鞑子一直还虎视眈眈,这个爱哭包镇得住吗?北方那几大塞王若是不安分,朱允炆镇得住吗?

如今大明四处都有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包括朝廷在内,也各种财政问题频出,朱允炆会解决吗?

他什么事只会问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怎么办,您把江山交给他,到底是真的交给他,还是交给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如果离开了他的这些老师,他,能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吗?”

朱祁钰第三个问题,问到了朱元璋内心深处最大的担忧,是啊……他的允炆,能独立面对问题吗……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应该还在汉中任教,在这里作者做了一点改动,让他提前回应天了)

“爷爷,这片江山,是您和一众淮西武将一座城一座城攻打下来的,你们创业之路有多辛苦,无需多说,您就这样把江山传给软弱无能的朱允炆,您甘心吗?跟着您南征北战的淮西武将们甘心吗?”

朱元璋面色阴沉,甘心吗?甘心吗?甘不甘心,他有选择吗?他给不出答案。

“不甘心!”这次,不管朱元璋说不说话,一众淮西武将异口同声大吼。

他们不甘心,他们不愿意,他们不愿意让他们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的江山让朱允炆来接手,他们要跟随的君王,应该是带着他们杀进来的三殿下这样的!

“哇哇哇……”朱允炆刚刚醒过来,又被吓哭了。

常升狠狠往他屁股上踢一脚。

“哭什么哭,吵死了。”

“说那么多干什么?把他嘴堵上。”孙恪说道。

“说的是。”常升说完,把自己另外一只臭袜子脱下来,堵住朱允炆的嘴,朱允炆和吕氏被押在一起,母子俩嘴里都塞着臭袜子,这“母子装”还挺搭。

“朱允熥你!”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的样子,着实心疼了。

“你你你!朱允熥!所以你不服朕的抉择,就带着这群武夫造朕的反!?”

“不然呢?”朱祁钰这次懒得提醒“不是造反”四个字了。

“我不反就得死,难道他们不是吗?爷爷,我知道我爹身体不好,这些年,你总想为他做更多的事,你还想为这个没用的朱允炆铺路,为此,你不惜制造轰动整个大明的胡惟庸案,就是为了清洗有可能对大明江山造成威胁的淮西集团。

蓝玉、孙恪、常升他们也所属淮西集团,如果他们不跟着我先发制人,就会被你清洗。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该不会以为胡惟庸一党身上有足够的罪证,就能掩饰你的目的吧??”


“逆孙,真是逆孙!你最好把这身衣服穿得稳稳的,可别被人给扒下来了!”

“当然,您亲自帮我把它穿上的,相信您不会扒拉下来,吕氏谋害懿文太子妃,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已经没有机会扒下来了,至于北部的九大塞王,爷爷,我有蓝玉,有常升,有一众淮西武将,北部塞王,动不了我。”

“逆孙废话还真多!把双手举起来!”朱元璋又后。

朱祁钰乖乖举手。

朱元璋帮他把衮龙服穿好,又亲自帮他把腰带给系好,才把他推到镜子前。

“跟个丑猴子一样,白瞎了咱这身衮龙服了,多吃点饭,才能撑起这身衣衫,省得别人说咱挑选的绣娘不合格,做的衣服不好看!!”

“好。”朱祁钰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这一世的皮囊。

还挺不错,有老朱家的样子,虽然瘦弱,但是浓眉大眼的,身体养起来应该会更好看,还有点像朱元璋。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朱元璋长得像个芒果,可是如果朱元璋真长得像芒果,郭子兴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许给他?

《明史》里也是写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的。

朱元璋不丑,也不像芒果。

这时候,直殿监掌印亲自来报,说慈宁宫暖阁已经收拾好了,朱祁钰也是叮嘱他们先收拾好休息的暖阁,其余地方不着急收拾。

紫禁城的卧室都做得比较小,毕竟这年头讲究人睡觉的地方“聚气”,直殿监能那么快收拾好也不奇怪。

朱祁钰就先让朱元璋和张美人去休息,末了再告诉朱元璋,一定要在上朝时间到奉天殿去,见证他正式摄政。

气得朱元璋哼哼唧唧就出去了。

朱祁钰看着镜子里的少年,眼睛微微泛红。

他,又迈出去一大步了。

大明有多少遗憾啊,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

他见证过大明崇祯皇帝,连穿的龙袍都要打补丁……

这当然和崇祯自己躬行节俭有关,可如若财政不紧缺,崇祯又何必穿打补丁的龙袍?

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平民老百姓了。

幸好,他回来了,他,大明皇帝朱祁钰,回来改变这一切了。

大明上下,要开始一场全新的变革。

……

朱元璋是个很勤政的皇帝,洪武年间上朝时间都很早,眼看着快到上朝时间了,朱祁钰自然不会睡觉,只是利用上朝前的时间交代蒋瓛一些事情。

蒋瓛领命退下,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接到宫中了。

两个小郡主没有到钦安殿,先到乾清宫来找朱祁钰了。

“弟弟……”江都郡主喊着朱祁钰,声音有些颤抖。

朱祁钰还看到自己两个姐姐脸色煞白,想来是真的被吓到了,更觉得自己命人去把她们从睡梦中叫醒接回来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不然,他这两个姐姐在宫外得知消息却见不到他,还不知道得吓成什么样呢。

“姐姐,我说过的,我们的苦日子结束了,好日子开始了,我没有骗你们,我们的好日子,真的开始了。”

“弟弟……”两个郡主眼睛红了,眼泪也哗啦啦掉了下来,拿出手怕不停擦拭,却怎么也止不住眼泪。

“你……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很冒险,稍有不慎就……就……稍有不慎我们就没有弟弟了……”

“呜呜呜……”

江都郡主尚且说了几句话,宜伦郡主吓得说不出话,直接哭了。

虽然哭得说不出话,可宜伦郡主还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检查朱祁钰的身体,看看他有没有受伤。


“哦?”朱祁钰都要被黄子澄和方孝孺逗笑了,还真是一口一个之乎者也的腐儒。

“黄学士,方侍讲,既然你们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到君臣父子都该有自己的样子,那孤就问你们,你们为臣如此忠于君服从于君,那如果君让你不敬于他,那你们会如何做。”

朱祁钰问了一个悖论。

君要求臣不敬君,如若臣听君的不敬君,那就是不敬君,是为不敬,违背了君君臣臣。

如果臣不听君的,依旧敬于君,那便是违抗皇命,也是对君的不敬,更是违背了君君臣臣。

“这……”黄子澄和方孝孺满头大汗,朱祁钰这番话,真的把他们给问住了。

“你们口口声声说孔家礼法,当初皇上让懿文太子给庶母守孝的时候,为何你们就没提礼法!”朱祁钰再甩过去一个王炸。

朱元璋气抖冷,曾经让朱标给他的妃子守孝的事,是他的黑历史,这臭小子!为何要在朝堂上提起!

这个问题,也问得黄子澄等人又冒出了一头汗。

朱祁钰还没有问完呢……

“你们口口声声说的君君臣臣,当初皇上大肆反儒,把孟子从孔庙移出的时候,你们为何就没有君君臣臣,为何就没有顺从于皇上,甚至方孝孺还写了檄文抨击!”

朱祁钰持续输,朱元璋持续恼。他都已经安静坐着了不是?他就不能安静做一个吉祥物吗?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说不出话。

“你们不回答,孤来帮你们回答!

皇上不顾礼法,让太子为庶母守孝的时候,你们不站出来说礼法,因为太子给庶母守孝触犯不到你们的利益,你们站出来却会得罪皇上。

皇上反儒,要把孔孟的牌位从孔庙拿出来的时候,你们就忘了君君臣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上,因为反儒会触犯你们这些儒生的利益。

如今,朱允炆失势,你们就满口礼法,满口君君臣臣,其实不过是为了维护朱允炆罢了,因为你们是朱允炆的人!”

朱祁钰这番话,满朝寂静。这是掐到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七寸了。

“你们所谓的君臣礼法,都是你们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你们还满口礼法道德,虚伪至极!”

“虚伪至极!”淮西武将这群“捧哏”,这时候也没忘记站出来支持朱祁钰。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彻底被怼得无言以对,无话可说,这一次,他们真的败了,一败涂地。

满朝文武也用着一种很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尤其是淮西武将。

文官集团看向他们的时候,大部分人眼里也没多少善意。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祁钰,心情更加复杂了。

生气吗?当然生气,这逆孙先是谋权逼他让他摄政,现在还这么不给他面子,他能不气?

满意吗?当然满意,朱家能生出这样一个不仅能号令群雄,还能舌战群儒,让他亲自挑选出来的大儒都说不过的孙子,他满意,他骄傲,他自豪!

他对他这个逆孙真是,又爱又恨。

“废话那么多做什么!你不是要摄政吗?你所说的摄政,就是来这里吵架?”老朱气哼哼地说道。

他开局就一个碗,也打下这片江山,后来发妻却先他而去,再后来连大儿子也先他而去……

他的人生走到现在,可谓几经沉浮。

因此如今被朱允熥这逆孙造反夺权,他也没有真的很生气。


“你都他娘的造反了,废一个中书省算得了什么!你给咱起来!”

朱元璋伸出手,抓住朱祁钰瘦弱的肩膀,一把把朱祁钰从地上抓了起来。

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可这位是在马上把这个江山打下来的草莽皇帝,是一身蛮劲的武夫。

登基二十五年来,对朝政事必躬亲,无比勤政,没有一天是松懈的,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依旧没让他的身体垮掉,他身体素质何等了得。

哪怕他垂垂老矣,依旧是那个威猛的洪武大帝,抓起朱祁钰,就跟拎起一只小鸡一样简单。

“你别跪地上,别把咱的衮龙服弄脏了!”

“谢谢爷爷。”朱祁钰拱手。

突然站起来有点头晕怎么办,朱允熥这副从很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的身体真的太瘦弱了,他要好好定制个营养食谱,好好养了。

朱允炆从大殿下跑了上来。

“弟弟,你为什么不听爷爷的话,你为什么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不给爷爷面子,你为什么不孝顺,你为什么要违抗爷爷,要把爷爷好不容易废掉的中书省重新设立!”

朱允炆一副站在朱元璋那边,替朱元璋出头的样子指责朱祁钰,劈头盖脸就是一串的质问。

朱元璋刚刚有些许缓和的心情,因为朱允炆这举动,又急转直下了。

今日上朝朱允炆可是一直在场的,朱允熥说的废中书省之后的弊端朱允炆是一句都没听见?朱允熥说宋徽宗时期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后发生的事朱允炆是一句都没听见?还在这里问这种问题!

“滚!朱允炆,你给咱滚!”朱元璋大吼。

他气,他几乎要气得七窍生烟。也不知道是气朱允炆不争气,还是气自己眼光不好曾经那么重视朱允炆。

他抬起脚,可他的脚最后还是没落在求他打自己的朱祁钰身上,而是把朱允炆踹出了一丈远。

朱允炆吃痛地趴在地上,不可思议地看着从前最疼爱自己的爷爷,对上的,是洪武大帝那双气红了的眼。

他不敢再说什么,连滚带爬地离开了奉天殿。

奉天殿外,文武百官还没走远,朱允炆看到走在一块的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连忙冲着三个人方向跑过去,边跑还边喊他们。

“黄学士,方侍讲,齐主事!”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回过头,看到朱允炆,就停下了脚步。

他们仨人对朱允炆也是有了感情,毕竟是倾注了全部的精力,要把他培养成新君的。

所以朱允炆被朱允熥抓起来控制住,他们都会担心。

可现在朱允炆被放归自由,他们却高兴不起来。

朱允熥就这样把朱允炆放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朱允熥根本就不把朱允炆当回事了,根本就不怕放了朱允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这是对自己把控朝堂的能力何等有信心,是何等嚣张!

是啊,是啊,方才朝堂上宣读的彻查敬懿太子妃之死的圣旨,就是朱允熥嚣张的资本啊……

他把朱允炆放了的这行为,也是在羞辱朱允炆,羞辱他们这些站在朱允炆这边的文武百官……

“黄学士,方侍学,齐主事,爷爷凶我,怎么办?爷爷他不仅凶我,爷爷他还打我!”朱允炆说着,都快哭了。

换作以前,朱允炆事无巨细都喜欢询问他们,事事都依赖他们,他们会很高兴,他们很喜欢皇储对自己的依赖和信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